PD3.2协议规范更新,新增可调电压功能AVS(Adjustable Voltage Supply)。USB Power Delivery最新规范协议PD3.2定义了三种充电方式:固定电压档位PDO,可编程电压电流可调PPS(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),可调电压AVS(Adjustable Voltage Supply)。
USB Power Delivery PD支持使用一组定义的标准电压进行固定电源充电,可用电流不超过电源和电缆的广播功能限制。
USB Power Delivery支持使用一组定义的标准电压范围对可编程电源(PPS)充电。目前已达到电源和cable线材能力的极限。此外,在SPR模式下操作时,电流也受到请求消息中“操作电流”字段值的限制。PPS操作在EPR模式中不可用。
IEC62680测试设备仪器GRL-USB-PD-C2-EPR,原USB-IF协会 USB PD认证测试仪器,执行PD协议认证测试 。IEC62680-1-2与IEC62680-1-3吸收USB-IF USB PD 及Type-C规范,目前可用于IEC62680对应的协议测试认证。IEC62680-1-2主要定义了USB PD供电规范;IEC62680-1-3为针对USB Type-C 线材与连接器的规范。
Qi(中文“气”的拼音)是无线充电技术联盟无线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(WPC)推出的,与认证的无线充电标准。本文重点说明无线充电标准,原理,测试认证。不同厂家的产品,只要有Qi Logo,都可具有互联操作性。这样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捷。WPC会员成员主要来自手机生产制造商、无线充电方案商,以及半导体公司。如美国Verizon、诺基亚、三星、HTC、TI、华为等公司。维护,推广Qi无线充电技术的市场化。Qi也慢慢成为了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的主流技术。
为了简化 USB Power Delivery 测试认证流程,USB Power Delivery 2.0 测试规范和 USB Power Delivery 3.0 测试规范已合并为一个规范-PD3.1 Merged test specification(PD3.1测试规范)。新的合并后的PD3.1测试规规范将标准化一种实施方法 (MOI),以减少对多个测试解决方案的潜在关联问题。通过这样做,供应商将针对所有电力传输协议和 PHY 测试参考单个规范,从而无需针对 PD 2.0 和 PD3.0 参考多个规范。
PD3.1 Merged test spec主要合并了原本三份不同的测试规范:PD 3.0 Test Document、PD 2.0 Communication Engine MOI 与 PD 2.0 Deterministic MOI。新的规范增加了EPR(Extend Power Rang)功能。PD 3.1 Spec,将原先PD 3.0定义的供电规格划为SPR(Standard Power Range),功率上限100W保持不变。另外新增EPR选项,供电功率为100W至240W。
这是一项重大的更新,通过 USB Type-C线材可以提供高达 240W 的功率。在此之前,USB PD 只能 支持最高20V/ 5A /100W。USB Type-C 规范发布 Release 2.1 版本,定义了 240W 的线材要求,这样便把 USB PD 的应用范围扩展到 100W 以上的大量应用。 新的 USB PD3.1 架构定义了更严格的电源协商协议,确保更高功率应用场景的安全性。应该注意的是,使用功率在 100-240W 范围内的产品的安全要求也比低功率产品更严格,并且由产品销售的每个国家/地区的法规规定的适用安全规范定义。
“借助 USB Power Delivery 3.1 的新功能,我们现在使更大功率的产品(例如更大功率的笔记本电脑)能够从传统的电源连接器转向 USB Type-C,”USB 推广组主席 Brad Saunders 说。“我们还预计,传统 USB 生态系统之外的更多产品应用开发人员现在会考虑使用 USB PD 为其电源需求提供 USB Type-C 的标准化。”